第五百四十三章 顽石点头-《异界至尊妖圣》
第(3/3)页
有人称他天真独发,无所滞碍,他的顿悟说,也逐渐为人认可。
宋太祖曾祖述其义,僧弼等都设会问难,太祖毕竟只是太祖,他将听来的明白学问越说越糊涂,最后不得不强辞压人:“若是让已去的人活过来,怎么会被你们问住呢?”
已去者不能复返,然而其妙法却如明灯一般,世代辗转相传,无有熄灭的时候。
小和尚道:“大人,下面我再给你讲一讲道化人主求那跋摩的故事好吗?”
安小余道:“好,我愿意洗耳恭听。”
宋元嘉八年九月二十八日,六十五岁的罽宾高僧求那跋摩圆寂于建康祇洹寺。
大师去逝后,仍盘坐在绳床上,容貌无改,象入定一样。
各种各样的人前来瞻仰遗容,空中弥漫起芳烈的香气,一条龙蛇样四丈来长的神物,从尸体旁缓缓升起,直上云天。
大师在南林戒坛前被火化了,五色光焰映得天空壮丽非常,许久才灭掉。
跋摩本是刹帝利种姓,他家曾世代为王,但父亲却抛弃荣华,隐遁山林。跋摩十四岁时,见解就已超出凡常,而仁慈博爱之心也日渐深厚。
母亲一次忽然想吃野味,命他去办,他为难地回绝:
“有性命的东西,无不贪生,为一时享乐摧折其命,不是仁慈之人所应做的。”
“小小年纪,这样花言巧语!快去!若是招来罪过,我替你承担!”母亲气得脸色发白。
他终于没去。又一天,跋摩煮油,一不小心油浇在手指上,他举着手指对母亲说:
“请母亲代儿子受痛。”
“哎!这孩子越大越笨,痛在你身上,我怎能替代呢?”
“母亲啊,眼前的苦痛尚且不能相代,茫茫渺渺的火、血、刀三途之苦又如何相代呢?”
“啊——”母亲想起几天前的事,立即悔悟,自此终身不再杀生。
十八岁时,看相者一见他便说:“君三十岁时当君临大国。若不喜富贵,便当证得圣果。”
到了二十岁,跋摩出家受戒,他刻苦用功,诵经百余万言,深入理解律品,透彻妙悟禅机,被人称为三藏法师。
跋摩三十岁,罽宾王驾崩,没有子嗣。
大臣们议论纷纷:“跋摩本是王室后裔,又才德并重,请他还俗,承继国位,再好不过了。”于是到寺中恳求,一次一次,跋摩都没有答应。
他见留在城中徒惹是非,便辞别众人,到深山老林中栖身,食松子,饮清泉,孤独地漫步于林边溪畔,静思默想大法的要旨。
跋摩修行数年,离开他的茅舍下山,往狮子国去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