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七章 朝议,以及不再复议-《灭尽尘埃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纵观大晔历史,但凡是有过记载的天监金牌持有人,哪一位不是当时举足轻重的人物,真是跺跺脚便能令大晔震上一震的存在。而他们亦当得上天监这个称号,一直以来,无论明地还是暗中,挑起的都是大晔安危这个巨大的责任。

    就是现在,天监金牌的持有者,在这场抵御侵略的战争之中,起到的也是无比巨大的作用。一方面是国师谷良极,在大战后勤方面,运筹调度,游走诸国,正是他支撑起了大晔战争时外部的援助,以及大量资源兵器的生产督造。

    现在所知天监金牌持有者的另外一个,秋道院长姜季民就不必说了,大晔开战,三条战线之中,都少不了秋道院修行者出众作战的身影。可以说大晔能够得此胜利的战局,他们也有很大的一笔功劳。

    天监部要纳成员,便需要天监部所有成员的一致认可,除此之外,还要大晔天钦封,能成立生效。能够成为天监部成员,成为能主导大晔兴衰那寥寥数人之一,这恐怕是无数人的梦想。而这代表无数人梦想和巅峰的天监金牌,居然握在了一个年纪轻轻的侯爵世身上。

    且不论他的成长,且不论他那些难以评说的功过,也不论德昭天的偏爱。难道天监部的那些隐在暗处的大人物们,就愿意和这个小平起平坐?

    这匪夷所思,也同样引起了人们脑里电光火石闪过的一通灵光——这个少年,难道有他极非凡之处!?

    但往往人会倾向于自己不愿意接纳的事物,所以这种闪过的灵光,也仅仅就是一闪而过罢了。很多人甚至还会觉得可笑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文武百官,立时就有不少人站了出来响应,“陛下,我们清楚杨三世曾被半藏大师亲传,也算是他的弟。半藏大师握持天监金牌,无可厚非,相信此时没有人有异议,但若是单纯因为半藏大师对杨泽有为师之实,就授予他天监金牌,这是否太过儿戏至少,至少也要以观后效,用极长的时间来证明,他是否有能够继承半藏大师衣钵的能力,届时再分封那也不迟!”

    “我们还知道杨泽带来了岐山的大灵植师洛雄,医活了天堰桃树,也由此便能扭转我大晔连逢天灾的地脉山气,保得大量的珍惜药材。洛雄有,可封至大晔督司重臣。杨泽推举有功,亦可论功行赏。但这还远远达不到能持有一块天监金牌的地步吧,望陛下三思,收回成命”

    “望陛下三思”

    自知道杨泽手持一块天监金牌之后,王都的高层就俨然炸开了。全王都的青年公都在羡慕嫉妒恨这杨三世,那些上层流传的风言风语,也不免很多类似“杨泽背靠大树好乘凉,傍得一位半藏大师,竟然就是后生无忧了”此类话语。

    人们自然不会怀疑杨泽有什么超过人的实力,就是击毙符殷,那大部分人口口相传,也都是有半藏大师幕后协助之功。

    因为无论当初那个被称之为“王都双废”的杨泽,在这三年内如何成长,都达不到这样的水平。因为大部分人都达不到,所以他们理所当然的也如此认为。

    所以到目前为止,杨泽身上所有披着的光环荣誉,大体都会被叩上一个半藏大师的背影和帽。哪怕是那些王公常去的酒楼之中,说起谁家嗣有多么争气,都会顺带稍上一句还是比不起这杨泽的好运气。

    三年前对圣女不敬被流放,三年中闯出一些颇有耳闻的祸事。到目前为止回到大晔,拉到半藏大师那一脉的关系,居然就被国主分发了天监金牌,这无疑有沽名钓誉的嫌疑。

    “请陛下三思!”“此时发放金牌,实属不妥,还应观察是”

    朝野之上,这种声音四起。

    这里面自然也有董家董司马派系发出来的声音。他们还没来得及完全搞明白杨泽的情报,突然就曝出杨泽手持天监金牌这种事情,直直得让董家上下,吓了一个大跳。

    他们心中的阴影,又再度如跗骨之疽出现。

    几代之前的蕲春侯府上,也曾经有一枚天监金牌。虽然金牌因为那位蕲春侯爷的去世而收回,但持有天监金牌的蕲春侯,那个时代,也是他们董家被打压难过的时代,乃至于那种屈辱,一直延续至今,所以董家如今得掌大权,却一直对蕲春侯府严防死守。

    此时那些参奏的官员之中,得力的自然也有他董家派系。

    只要能够劝服天收回金牌,不济也要暂扣留待观察,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。

    面对那些参奏的朝臣,德昭王静静的看着眼前一幕,看到那些从不同位置跳出来的官员,眼眸逐渐变得微冷,而这股冷意之中,还有一种极为可怕的怒气。

    一些人察言观色,感受到了那股可怕气场,立即噤声。但一些人见到恭亲王,董司马等人的表情,当即拼命力谏打压,“轻陛下三思!”

    “够了!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