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1章-《重生电子帝国》
第(2/3)页
中国军队目前的现代化水平虽然不足,但光是高达300万的总人数,都是把英军给淹死。更别说现在还可以以逸待劳,在家门口等待对方横跨半个地球的劳师远征!
当然,且不说中英一旦开战的最终结果如何,只要香港陷入战火,本地已经拥有英籍护照的那几十万华人,很大概率都会逃去英国本土避难。光是瞬间涌入的几十万战争难民,就能让英国政府崩盘!
所以不管胜负与否,英国实际上都不可能为了香港,去和中国开战。而在连战争牌这个最后的威慑都丧失的情况下,英国除了与中方妥协,还能有别的选择吗?
正是因此很清楚己方底气不足,所以当初中英谈判时,无论是柯利达,还是麦若彬,亦或是卫奕信,以及已经去世的前任港督尤德,这些职业外交官出身的英方代表,无一不是冷静的建议撒切尔夫人把香港归还给中国。
可以说这些与中国大国打过交道的英国外交官们,才是英国政府中最能认清在香港问题上中英真实实力对比的一群人。
所以与其让彭定康这样的政客来香港当搅屎棍,还不如让一位了解香港形势的外交官来当末代港督,这样才是最利于香港平稳交接的选择!
实际上李轩也早已经圈定了几个备选名单,比如此次远东之行的首相特派正使柯利达爵士。他不但是英国政治圈中有名的“中国通”,同时还是参与草拟《中英联合声明》的英方主要负责人之一。
柯利达早在六十年代就在北-京工作多年,他充分了解香港问题的复杂性。因为积极劝服撒切尔接受中英联合声明,他甚至还被保守党内部一小部分极端保守派,蔑称为英国的头号“亲中派”!
柯利达本来是末代港督的绝佳人选,只可惜他今年已经六十七岁了,早过了退休年龄。他之前能够破格留下来参与中英外交工作,是因为撒切尔非常信任他。现在撒切尔都已经下台了,柯利达的人生高光时刻也就结束了!
而且他的运气还忒差,这次竟然被约翰·梅杰以特派正使的身份派去北-京。也就是说,接下来劝服梅杰去北-京签署新机场备忘录的工作,肯定也只会落到他的头上!这是典型的吃力不讨好的工作,梅杰从北-京回来后,估计会把余怒撒在他头上。
首相大人甚至连借口都不用找,直接让柯利达退休就行了!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