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三十七章 赤髯胡僧-《异界至尊妖圣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姑臧就在眼前了。

    罗什却已入了长安。

    耶舍略觉失望。

    耶舍后来听说姚兴逼罗什娶妻纳妾,让他破了戒规,长叹道:“罗什就像好的丝绵,怎能处在荆棘中呢?”

    罗什知他已到姑臧,劝姚兴迎纳,当时姚兴尚不知耶舍是何许人,没有听从。

    不久姚兴让罗什译经,罗什故意说:“要弘扬佛法,所依经典不能不文义圆通,我读经虽然不少,但对佛理并无多深的造诣。只有佛陀耶舍擅长经义。愿陛下招他来,这样译时便能再三斟酌,落笔才有把握,不至遗落微言大义,方能取信千载。”

    姚兴便派使都带着丰厚的礼品来姑臧,耶舍对礼物概不接受,笑着说:“圣旨一来,理应迅速动身。施主待人仁厚,但若像对罗什那样待我,则不敢从命。”

    使者复命,姚兴赞他行事谨慎,便又发信敦请。

    就这样,分别多年的故人才得以聚首。

    姚兴在逍遥园中为耶舍另立新馆。

    耶舍对一切供养,毫无所取,只是定时每天吃一顿饭。

    当时罗什正译《十住经》,足足一个月犹豫不决,难以下笔。

    耶舍来后,两人共同商议决断。僧众无不赞叹文理简要得当。

    耶舍嘴上长着红胡子兼又善讲《毗婆沙》,便被人称为赤髭毗婆沙。

    耶舍做过罗什的老师,便又被称做大毗婆沙。

    耶舍所得的供养物品,衣钵卧具堆满三间屋子。

    但对这些耶舍从不放在心上,姚兴替他卖掉,在城南造了座寺院。

    耶舍曾含诵《昙无德律》,司隶校尉姚爽想请他译出,但又担心他的记忆有遗漏谬误,就对他进行验试:让他诵记羌籍药方五万言,第二天拿出原文对照,一字不差,姚爽深加信服,便请他着手。

    弘始十一年罗什圆寂,耶舍仍留在长安传法。

    弘始十五年,他解散法座,姚兴赠他万匹布绢,他丝毫不取。

    后来耶舍辞别长安到外国去,走到罽宾,得到《虚空经》一卷,让商旅转送内地僧人。后来便不知所终。

    安小余笑道:“罗什的境遇倒是和你差不多,都是被逼破了色戒的。”

    小和尚赫然道:“我怎么敢与罗什高僧相比呢?”

    安小余道:“小和尚,你不要妄之菲薄,你现在做鬼了都不忘诵读佛法,将来转世投胎还会有佛缘的。”

    小和尚双手合十行礼道:“多谢大人鼓励。”

    安小余听了几个故事,对佛教有了兴趣,来了兴致,道:“还有什么故事,快快讲来。”

    小和尚道:“大人,我在给你讲一下神僧觉贤的故事。”

    罽宾大寺中,来了一位前秦僧人智严。他为学法而来,见此地僧众仪表谈吐果然不凡,而见地也非汉土能比,不禁冲着东方慨叹道:“哎,我的同辈们,学习大法的弘愿已备,只可惜遇不到真正的老师,无法开悟!”

    智严便向方丈询问:“请问大师,此地谁能担得起到罽宾传法的重任呢?”

    方丈默想片刻答道:“要说这罽宾城中,道行高深的人自然不少。不过细论起来,还是佛驮跋陀罗合适。此人生在天竺那呵利城,世代相传,尊崇佛法,他自幼出家,已通透地理解了经论,小时曾跟大禅师佛大先学习过。”

    智严又去访佛大先,大先也说:“能统摄僧众、传授佛法的人,佛驮跋陀罗正是。”

    智严便去苦苦邀请,跋陀罗最后答应下来。

    这佛陀跋陀罗,即觉贤,他三岁丧父,五岁丧母,叔祖鸠婆利可怜他孤苦无依,便让他做了沙弥。

    十七岁时,与几个同学一起,以诵习经典为业。觉贤聪慧过人,师傅常感叹:“他一天能抵别人三十天!”

    觉贤受戒之后,更加精谨勤苦。
    第(2/3)页